前兩天
跟著我的老師來到宜蘭協助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
場中
一位姑姑領著孩子與孩子的母親來到老師的身邊
由左至右
依序坐著媽媽、孩子、姑姑、老師...
媽媽木然地望著某處
孩子一臉羞怯、低著頭
姑姑則是帶著一臉關愛的笑容、輕撫著孩子的背
一幅令人感動的畫面...
但
一開始
就錯了!
孩子是屬於誰的?
誰才有資格管教、照顧、養育這個孩子?
答案再明顯不過了!
現場的人都一臉疑惑
尤其是姑姑更是難以接受
因為孩子的媽,有著明顯的精神疾患
「我不照顧誰照顧?」姑姑緊皺的眉頭彷彿訴說著這句話語...
當然
讓有力量的親人照顧
是理所當然的
但在出手協助的當時
有沒有細心地去體貼到無能為力的母親
有沒有小心地謹守姑姑的角色而不潛越
有沒有真正在心裡面,給媽媽一個尊重的位置...
我了解姑姑的無心
她只是不希望哥哥的孩子缺乏照顧
但拯救者的光芒,往往讓那個無力的人更顯黯淡...
人,往往難以卸下對拯救者這個角色的貪愛
因為那會讓我們感覺有力量
讓我們感覺被需要
可是
那也往往讓被拯救的人更沒有力量、更走不出來...
甚至在某些時候
拯救者會不小心取代了某些人的責任與權利
就像這無心的姑姑一樣~
兩天課程結束後的聚餐席間
我忍不住問老師「有幾次我們工作走到了父母親的無力部份,老師為何選擇用口語式的提醒、而非透過排列讓父母親直接看到更深的解決之道?」
「我們工作的焦點在孩子,對於父母,除非得到他們主動的要求,否則,我們沒有權力恣意改變他們,即使,那樣的改變是好的...」
是的
不小心
我也成了試圖多做一些的拯救者...
感謝這兩天參與工作坊的所有家庭
讓我學習到許多關於愛的秘密
你們在我心裡都有一個位置
那是我為你們做的最好的幫助
祝福你們~~~
- Aug 01 Tue 2006 00:01
協助的藝術~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